網路詐騙的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

專業法律知識解析,幫助您了解詐騙相關法律規定,提高防範意識,保護自身權益。

網路犯罪

網路詐騙的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

發布日期:
網路詐騙法律責任

網路詐騙的刑事責任

網路詐騙行為可能涉及以下刑事責任:

1. 詐欺罪(刑法第339條)

以網際網路傳送虛偽資訊,使人陷於錯誤而交付財物,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2. 加重詐欺罪(刑法第339-4條)

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罪者,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。

3. 妨害電腦使用罪(刑法第358-363條)

包括入侵電腦、干擾電腦、製作犯罪電腦程式等行為,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民事賠償責任

請求權基礎 法律依據 賠償範圍 時效
侵權行為 民法第184條 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 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2年
不當得利 民法第179條 所受利益之返還 請求權時效15年
消費者保護 消保法第7條 損害額1-3倍懲罰性賠償 知有損害時起2年

常見網路詐騙類型與法律適用

1. 釣魚網站詐騙

假冒合法機構網站騙取個資,可能觸犯《刑法》第339-4條加重詐欺罪及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第41條。

2. 假網拍詐騙

於拍賣平台刊登不實商品,收款後不出貨,構成《刑法》第339條詐欺罪,且可能違反《消費者保護法》。

3. 投資詐騙

以高報酬誘騙投資,可能觸犯《證券交易法》第20條、第171條及《銀行法》第29條、第29-1條。

被害人救濟途徑

  1. 刑事告訴:向警察機關或地檢署提出告訴
  2. 附帶民事訴訟: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提起民事賠償
  3. 消費爭議申訴:向消保官或消保團體申訴
  4. 調解或和解:透過調解委員會或法院調解
  5. 民事訴訟: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訴訟

重要提醒

網路交易應選擇安全付款機制,避免私下交易,並保留完整交易紀錄。如遇詐騙,應立即報警並保存相關證據,以利後續法律追訴。

相關法律條文

  • 《刑法》第339條、339-4條
  • 《刑法》第358-363條(妨害電腦使用罪章)
  • 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第41條
  • 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7條、第51條
  • 《民法》第184條、第179條

法律諮詢服務

如您遭遇網路詐騙,建議儘速尋求專業律師協助,以確保您的權益獲得完整保障。

返回法律知識列表

需要法律協助?

無論您遇到何種類型的詐騙案件,聞達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團隊都能為您提供專業、高效的法律服務,最大限度挽回您的損失。

預約免費諮詢